网络基础 6 路由选择协议

6. 路由选择协议

1. 路由协议两大门派

类型 代表协议 适用场景
内部网关协议(IGP) RIP、OSPF、EIGRP 单个自治系统(AS)内部分网
外部网关协议(EGP) BGP 不同AS之间互联(如运营商)

💡总结

RIP数跳数,OSPF老司机, EIGRP混血儿,BGP玩国际! 内部用OSPF,外部BGP扛, 小网RIP凑,大厂EIGRP香。

2. 常见路由协议详解

🔹 RIP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

  • 算法:距离向量(Distance Vector)

    • 定期广播整个路由表(默认30秒)
    • ✅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:**跳数(Hops)**作为度量值(最大15跳,16=不可达)
  • 特点:简单但低效,适合小型网络

  • 记忆梗:

    “RIP像快递员,只数过几个站点(跳数),不管路好不好走(带宽)。”

🔹 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

  • 算法:链路状态(Link-State) + Dijkstra最短路径

    • 每个路由器维护全网拓扑图
    • ✅选择路由的度量标准:带宽和延迟,会计算计算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
  • 特点:快速收敛,适合中大型网络

  • 记忆梗:

    OSPF老司机抄近道

🔹 EIGRP(Enhanced IGRP)

  • 算法:混合型(DUAL算法)

    • 结合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优点
    • 使用带宽+延迟作为复合度量值
  • 特点:Cisco私有协议,高效但需同品牌设备

  • 记忆梗:

    “EIGRP像智能导航,私房路线只告诉自家人(Cisco设备)。”

🔹 BGP(Border Gateway Protocol)

  • 算法:路径向量(Path Vector)

    • 通过AS_PATH属性避免环路
    • 基于策略选路(如运营商优先选便宜路径)
  • 特点:互联网骨干协议,收敛慢但极度稳定

  • 记忆梗:

    “BGP玩国际,外交官通过AS号和路径属性谈判路径(策略优先,路径为次)。”

3. 协议对比速查表

协议 算法 更新方式 收敛速度 适用规模
RIP 距离向量 定时广播全表 慢(分钟级) 小型网络
OSPF 链路状态+Dijkstra 触发式更新拓扑 快(秒级) 中大型网络
EIGRP DUAL算法 触发式更新部分路由 极快 中大型网络
BGP 路径向量 增量更新+策略控制 慢(小时级) 全球互联网
0%